首页

女权天下女王踩踏调教

时间:2025-05-25 12:21:29 作者:运动、做实验、“搞装修”样样不落 神二十航天员出差“月报”速戳 浏览量:52079

  中新网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文化书院40周年纪念封首发式暨《跨文化的一颗星:汪德迈》新书发布会日前在京举行。

  中国文化书院是由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季羡林、任继愈、朱伯昆、汤一介、庞朴等共同发起,由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相关学者、研究人员自愿结成的全国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创建于198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较大的中国文化民间学术团体。

嘉宾为中国文化书院40周年纪念封揭幕。 中国文化书院供图

  2024年,中国文化书院迎来建院40周年庆典。为此,书院与中国集邮有限公司合作,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分公司发行纪念封一枚。纪念封以中国文化书院“创院五老”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季羡林及创院院长汤一介的肖像为正面主图,配合中国文化书院成立40周年主题邮票,表达了对中国文化书院40年来发展历史与文化成果的纪念。

  由中国文化书院院长陈越光、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法国阿尔多瓦大学东方学系主任金丝燕教授编著的《跨文化的一颗星:汪德迈》,以汪德迈先生晚年学术集大成时期与中国文化书院发生联系的时间段为主,适当兼及其他时段,对其生平、学术与中法交流活动的史实,进行全景式纪录。汪德迈先生是著名法国汉学家,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终身教授、法国远东研究院原院长,其汉学思想推动了跨文化研究新学科的产生。本书主要采用图片编年的形式,辅以少量文字,展现一位具体可感的法国汉学家的形象和思想。该书也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汪德迈全集》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丝燕教授从巴黎发来了致辞视频。她说,一直以来,汪德迈先生和中国跨文化学保持着长久而深厚的连接。汪德迈生前曾预言,新汉文化圈将作为一种与西方相媲美的文明屹立于世,它将在经济、科学、技术等成就上与西方鼎足而立,但依据的价值体系、社会意识、世界观念则独具特点。

嘉宾为新书《跨文化的一颗星:汪德迈》揭幕。 中国文化书院供图

  陈越光在致辞中说,书信是人类传递、交流信息的文化工具,中国文化书院的宗旨是“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文化走向中国”,所以在书院成立40周年之际发行纪念封,来表达对书院创院者的纪念和对书院宗旨的遵循。“书院的老朋友汪德迈先生,是一位跨文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当学术界有人提出文化分割了不同的人群,汪先生坚定地表示:文化不是篱笆,文化是桥梁;文化不是用来隔离的,而是用来交流的。所以,书院40周年纪念封和汪德迈图文集这两件事,本质上有着共同的精神契合。”

  法兰西学院“汪德迈中国学奖”于2017年创建,陈越光有机会连续几年都和汪德迈先生在巴黎开会,“每次会议结束汪先生都拒绝送他回家,我们总是目送这位九旬老人独自离会场走向不远处的地铁入口,他孤独的背形消失在茫茫人群中。”“汪德迈先生和汤一介先生两位前辈都已作古,他们也会消失在历史的路口吗?”陈越光自问自答,“我想不会,因为他们的学术探索对今天还有意义,因为他们留下的问题今天依然直指人心。汤先生的问题是:我们能既坚守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又深刻了解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吗?汪先生的问题是:我们今天的世界,对汉文化圈将在明天世界上所起的作用,可作何种期待呢?”

  据悉,中国文化书院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跨文化中国学”丛书发布会、“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名作”丛书发布会、中国文化书院40周年庆祝大会等活动将陆续举行。(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环青海湖大学生及残疾人公路自行车赛在西宁举行

在“南孔圣地”衢州,向孔子像敬献花篮是香港青年程贵坚此行中最珍贵的回忆,“平时我们香港学校里也有学习《论语》的课程,这次有幸参加祭孔典礼,让我更具象化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习言道|再论人民城市,习近平关心“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

多年来,潘复生团队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在轻量化节能产品、高塑性镁合金、镁电池、镁储氢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潘复生认为,发展新型节能材料和新一代储能技术对于实现能源转型和避免能源浪费至关重要。

不少喜欢逛公园的居民发现,小区至公园的一段路上没有路灯。夜游出行不便,能不能装些路灯?居民把意见上报社区。不到一周时间,社区党总支和公园管理单位协商处理,20余盏路灯亮了起来。

关注巴以局势:数月战乱后 加沙地带已遍地残垣

“这种体验活动很有趣,让我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想把自己制作的作品带走,送给亲朋好友,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中国的传统艺术。”俄罗斯留学生Izotova Dana说。(完)

5名经济犯罪嫌疑人从柬埔寨被押解回中国

张伯礼,中医内科专家,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1948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硕士学位。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2020年8月获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2022年7月获授予“国医大师”称号。

相关资讯
5995万元“不翼而飞”:银行存款再现“失踪”谜局

第四,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保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对各级党组织正确判断形势、科学谋划改革、广泛凝聚力量、推动改革落实,对广大党员、干部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作风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决定》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就深化管党治党制度改革作出部署。主要包括: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基层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推进这些改革,目的就是营造有利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环境,为推进各领域改革提供重要保证,要深刻领会和把握。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